中國的重大工程 - 大運河
大運河簡介及功用
最早的運河- 邗溝
東周春秋末年,位於太湖流域的吳王夫差為了與中原的晉國爭霸,於前486年修築邗城(今揚州附近),作為北上據點,並在城下開鑿運河到末口(今江蘇淮安市楚州區城北),溝通江、淮,以運輸軍隊和輜重。此運河後世稱為「邗溝」(於前486年開鑿,於前484年完工,是大運河中最早「有確切紀年」的一段河道。),在開鑿邗溝的過程中,吳人儘量利用長江、淮河間的天然河道和湖泊,巧妙地以人工渠道連接兩岸,故只鑿渠長約150千米。但是,胥溪、胥浦才是大運河最早成形的一段,而這也是吳國所開鑿,以相國伍子胥之名字命名(開鑿之確切日期已不可考,但伍子胥於前484年被夫差賜劍令他自盡,故推斷應在邗溝開鑿前完成)。胥溪從宜興開始,在蕪湖入長江,使太湖水系第一次和長江聯繫起來。胥浦是在胥溪完工後不久開鑿的,它以太湖為起點,經澱山湖和泖湖,流入東海,為太湖開拓了出海口。胥溪、胥浦的開鑿,把整個東南水系連成一體。
隋朝的大運河
- 廣通渠:從京城長安至潼關東通黃河。長達300餘里。可以通航「方舟巨舫」。改建工作由宇文愷主持。以渭水為主要水源,除能滿足關中用糧外,還有很大富餘。
- 通濟渠:從洛陽溝通黃、淮兩大河流的水運。隋煬帝楊廣即位後,為了南糧北運和加強對東南地區的控制。大業元年(605年),命宇文愷負責營建洛陽,每月役丁200萬人。同時,又令尚書右丞皇甫議,「發河南淮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渠」(《通鑒·隋紀四》)。通濟渠在黃河南岸,分為東西兩段。西段在東漢陽渠的基礎上擴展而成,西起洛陽西面,以洛水及其支流谷水為水源,穿過洛陽城南,到偃師東南,再循洛水入黃河。東段西起滎陽西北黃河邊上的板渚[zhǔ煮],引黃河水進入淮河的支流汴水,經今開封市及杞縣、睢縣、寧陵、商丘、夏邑、永城等縣,再東南,穿過今安徽宿縣、靈壁、泗縣,以及江蘇的泗洪縣,至盱眙[xū yí虛移]縣注入淮水。兩段全長近 2000里。施工時雖然也充分利用了舊有的渠道和自然河道,但因為有統一的寬度和深度,因此主要還要依靠人工開鑿,工程浩大而艱巨。可是歷時很短,從三月動工,到八月就全部完成了。
- 山陽瀆:北起淮水南岸的山陽(今江蘇淮安市),徑直向南,到江都(今揚州市)西南接長江。在修建通濟渠的同時,徵調淮南民工10多萬擴建。大體在邗溝的基礎上拓寬、裁直。
- 永濟渠:在黃河以北。從洛陽對岸的沁河口向北,利用衛河和蘆溝(永定河)等自然河道開挖加深,直通涿郡(今北京市境)。大業四年(608年),「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隋書·煬帝紀》上)。當年完成。全長1900多里。
- 疏浚江南河:春秋時的吳國,即以都城吳(蘇州)為中心,在太湖平原鑿了許多條運河,其中一條向北通向長江,一條向南通向錢塘江,這兩條南北走向的人工水道,就是最早的江南河。隋煬帝下令作進一步疏浚。《資治通鑒》卷一八一記載:「大業六年冬十二月,敕穿江南河,自京口(今鎮江)至餘杭,八百餘里,廣十餘丈,使可通龍舟,並置驛宮、草頓,欲東巡會稽。」會稽山在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相傳夏禹曾大會諸侯於會稽,秦始皇也曾登此山以望東海。隋煬帝也要到會稽山,效仿夏禹、秦皇的故事。
元朝的大運河
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後,要從江浙一帶運糧到大都。但隋朝的大運河,在海河和淮河中間的一段,是以洛陽為中心向東北和東南伸展的。為了避免繞道洛陽,裁彎取直,元朝就修建了濟州、會通、通惠等河:- 濟州河和會通河
- 從元朝都城大都(今北京) 到東南產糧區,大部分地方都有水道可通,只有大都和通州之間、臨清和濟州之間沒有便捷的水道相通,或者原有的河道被堵塞了,或者原來根本沒有河道。因此, 南北水道貫通的關鍵就是在這兩個區間修建新的人工河道。在臨清和濟州之間的運河,元朝分兩期修建,先開濟州河,再開會通河。濟州河南起濟州(今濟寧)南面的魯橋鎮,北到須城(在今東平縣)的安山,長150里。人們利用了有利的自然條件,以汶水和泗水為水源,修建閘壩,開鑿渠道,以通漕運。會通河南起須城的安山,接濟州河,鑿渠向北,經聊城,到臨清接衛河,長250里。它同濟州河一樣,在河上也建立了許多閘壩。這兩段運河鑿成後,南方的糧船可以經此取道衛河、白河,到達通州。
- 會通河上曾建閘三十一座,以調節流量,故名閘河。但因水源不穩定,河道時患淺灘,不勝重載,故元一代漕糧北運仍以海道為主;元末,會通河廢棄不用。
- 壩河和通惠河
- 由於舊有的河道通航能力很小,元朝很需要在大都與通州之間修建一條運輸能力較大的運河,以便把由海運、河運集中到通州的糧食,轉運到大都。於是相繼開鑿了壩河和通惠河。首先興建的壩河,西起大都光熙門(今北京東直門北 面,當年這裡是主要糧倉所在地),向東到通州城北,接溫榆河。這條水道長約20多公里,地勢西高東低,差距20米左右,河道的比降較大。為了便於保存河 水,利於糧船通航,河道上建有七座閘壩,因而這條運河被稱為壩河。後來因壩河水源不足,水道不暢,元朝又開鑿了通惠河。1292-1293年,負責水利的 都水監郭守敬(1231-1316年),從昌平化庄村東龍山的白浮泉引水源到積水潭集蓄起來,然後經皇城東側南流,東南去文明門(今北京崇文門北),東至通州接白河。全長82公里。這條新的人工河道,被忽必烈命名為通惠河。通惠河建成後,從南方來的大批漕船可直達城內積水潭。積水潭成了繁華的碼頭,「舳艫蔽水」,熱鬧非常。
明清的大運河
明、清兩代,又對大運河中的許多河段進行了改造。京杭大運河分為以下七段:通惠河
通惠河是大運河最北的一段,自北京東南至通州,因水源不足,通航不正常。北運河
北運河為通州至天津段,長186公里。利用永定河河道,漕運咽喉河西務,曾盛極一時,在天津匯入海河。南運河
南運河從天津到至山東臨清。全長524公里。利用原有的衛河加以疏通而成。水流自南而北,至天津匯入海河,流進渤海。魯北運河
魯運河即會通河,北起臨清,南至台兒庄,貫穿山東省西部,長約380公里。明永樂九年(1411年),工部尚書宋禮奉命疏通。宋禮修築戴村壩,遏汶水濟運。從此大運河南北暢通。在濟寧設有東河總督,負責山東河南兩省河道。1855年黃河北徙,魯運河被沖毀淤塞,航運遂告中斷。魯南運河
棗莊運河,可分為韓庄運河和伊家河,西北起獨山湖、韓庄微山湖,經萬年閘、台兒庄,至陶溝河入徐州界,長93.9公里蘇北運河
北起徐州銅山藺家壩,南至揚州六圩運河口,包括不牢河、中運河、里運河,全長404公里。另有大沙河口至藺家壩的微山湖西河道,長57公里。不牢河
藺家壩至邳州大王廟入中運河。中運河
中運河自台兒莊向南至清江浦(淮安)黃淮運三水交匯處,長186公里。中運河原為發源於山東的泗水下游故河道,後為黃河所奪,又為南北漕運所經,成為大運河的一部分。里運河
里運河自清江浦至瓜洲古渡入長江,長170餘公里。這是大運河最早修鑿的河段。有些河段水面高出地面四至五米。明、清兩代,在京杭大運河的樞紐部位(運河與黃河故道交匯處)淮安府城中心專門設立漕運總督和下屬龐大的機構,負責漕運事宜。在城西30里外南船北馬的水陸要衝清江浦設有南河總督,負責江蘇安徽兩省河道。來自徽州和山西富甲天下的兩淮鹽商,聚居在揚州以及淮安河下,競相建造精巧雅緻的私家園林。江南運河
江南運河自鎮江至杭州330公里。貫通長江和錢塘江兩大水系。江南運河流經太湖流域水網地帶,沿線有丹陽、常州、無錫、蘇州、嘉興、杭州等東南重鎮,特別是擁有繁華富庶居全國之首,號稱「天堂」的兩個城市——蘇州和杭州。江南運河河面窄而航船多,終日熙熙攘攘,運輸繁忙。所經城鎮,兩岸人家盡枕河,座座石橋跨水上,富有江南水鄉特色。明、清兩代,大運河的運輸量遠遠超過元代。直到近代海運和現代陸路交通興起以前,京杭大運河的貨物運輸量一般佔到全國的3/4。 明、清兩代,大運河沿線也集中了全國大部分的商業中心城市,在長江以北的半個中國,所有的繁華幾乎都集中在運河沿線:揚州,淮安-清江浦,濟寧和臨清。後來居上的天津,曾以「小揚州」自豪。
現代大運河
今天的大運河,基本是清乾隆年間最後一次疏浚的河道。自隋代開始到清末民初,大運河始終是一條南北交通大動脈,不過到了民國時期,縱貫南北的津浦(從天津 到南京的浦口)鐵路通車之後,大運河就漸漸失去了南北交通的重要性,下降成為區域性的交通網。不少河段出現淤塞,一到枯水季節即告斷航,在某些時期,甚至 造成江蘇、上海、浙江等地用煤告急。近年來,大運河又受到重視,尤其是在南水北調工程的規劃中,大運河將發揮重要的作用,對大運河重新整治的工程正在展 開,清淤疏浚已初見成效。 大運河南通段
-京杭大運河
世界第一人工河
大運河北起北京,南達杭州,縱貫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將這五大水系聯結起來。大運河全長1,794公里,是世界上開鑿最早、工程最大、航線最長的人工河。它比溝通紅海和地中海的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開鑿於1859年,1869年通航, 全長170公里)長十倍,比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馬運河(巴拿馬運河開鑿於1881年,1920年通航,全長81.3公里)長二十多倍。 -京杭大運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