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黑子是在太陽的光球層上發生的一種太陽活動,是太陽活動中最基本,最明顯現象。一般認為,太陽黑子實際上是太陽表面一種熾熱氣體的巨大漩渦,溫度大約為4500攝氏度。因為比太陽的光球層表面溫度要低,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點。黑子最少的年份為一個周期的開始年,稱作「太陽活動極小年」,黑子最多的年份則稱做「太陽黑子活動極大年」。太陽黑子很少單獨活動,常是成群出現。黑子的活動周期為11.2年,活耀時會對地球的磁場產生影響,嚴重時會對各類電子產品和電器造成損害。
世界上最早的太陽黑子的記錄是中國公元前140年前後成書的《淮南子》中記載的。《漢書·五行志》中對前28年出現的黑子記載則更為詳盡。《漢書‧五行志》的記載:「河平元年(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這條記錄不僅記載了太 陽黑子出現的日期,還記載了它的大小、形狀和位置。從漢代到明末,中國共記載太陽黑子一百多次,都有其出現的時間、形狀和大小的記錄。按 照史書的記載,這些黑子從形狀上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如錢、如環的圓形黑子,這類黑子可能是剛出現的;二是如雞卵、鴨卵的橢圓形黑子,這可能是雙極黑子;三 是如飛燕、如鳥、如人的不規則形黑子,可能是大黑子群。這三類形狀分別對應著黑子產生、發展和消失的不同階段,黑子產生時是一個小黑點,後來慢慢增大並分 裂成前導黑子和後隨黑子,兩部份逐漸遠離,前導黑子繼續增大,後隨黑子逐漸分裂而消失。
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帛畫的上部是一幅天象圖,右邊繪紅日、金鳥和扶桑;左邊繪彎月、蟾蜍和玉兔,在日、月之間繪有眾多星辰。
西方17世紀天文望遠鏡發明才知道太陽黑子實際上是太陽表面一種熾熱氣體的巨大漩渦。
1840年代德國的一位業餘天文學家發現了太陽黑子10-11年的周期變化規律。通過長期的觀測,人們還發現太陽黑子在日面上的活動隨時間變化的緯度分佈也有規律性。一開始,幾乎所有的黑子都分佈在±30°的緯度內,太陽活動劇烈時,它往往出現在±15°處 ,並逐步向低緯度區移動 ,在±8°處消失。在上一個周期的黑子還沒有完全消失時,下一個周期的黑子又出現在±30°緯度附近。如果以黑子的緯度為縱坐標,以時間為橫坐標,繪出的 黑子分佈圖很像蝴蝶,因而稱作蝴蝶圖或芒德圖。許多專家對蝴蝶圖的含義進行了研究,但是直到現在還沒有確定的結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