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重大工程 - 坎兒井
坎兒井 - 地下水道
簡介:
(1:48分開始介紹坎兒井) ,即使當地的地理環境未如理想,但透過坎兒井可養活 幾十萬的人口,正所謂「千口井,萬口井不如,坎兒井」,因此坎兒井為中國子民帶來莫大的益處。林則徐當年途經吐魯番時,見到了坎兒井,並在他的日記中讚曰:“見沿途多土坑,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橫流者,由南而北,漸引漸高,水從土中穿穴而行,誠不可思議之事!”
面對蒸發率高的地理環境,不過亦能種上枝頭 上粒粒飽滿的葡萄
坎兒井的起源
坎兒井的起源流傳三種說法:
第一種是中原傳入說。據《史記·河渠書》記載,西漢時有位名叫莊熊羆的人上書漢武帝劉徹,建議開鑿龍首渠,引洛河水灌溉大荔平原。如果渠修成就可以把100多萬畝的鹽鹼地改造成良田。漢武帝採納這個建議,下令徵調1萬 多民工修渠。由於傍山的渠岸經常崩塌,渠水無法通過,莊熊羆便帶人先在山上測出渠道要經過的路線,沿著這條線鑿出一眼眼直井,再把各井從地下挖通,使之成 為一條和山兩面三側的地面渠道相連的地下渠道,渠水就從這地下渠道流過山去,到達大荔平原。這種井下相通引水的輸水技術,後來隨絲綢之路的開通和內地人民 大量遷徙到西域從事屯墾,漸漸傳入新疆。
- 這是龍首渠(中國第一條地下水道)的遺址
第二種說法認為,古代波斯西元前5百年就已使用坎兒井,與新疆相鄰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中亞諸國都使用坎兒井,因此古西域地區的坎兒井技術是沿著絲綢之路從古波斯傳入的。
第三種則認為,吐魯番盆地的坎兒井是當地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近年來越來越多學者支持這種看法。一個流傳很廣關於坎兒井起源的故事:一 位青年牧人驅趕羊群,在戈壁上跋涉尋找水草。終於在地勢較低凹地方發現一片蔥綠草地,但卻不見任何水源。這位青年牧人知道,沒有水是不會有草的。他決定在 草地上掏挖。挖至二三米深,戈壁礫石中突然噴出一股清澈甘甜泉水。智慧的吐魯番人根據這個經驗,挖井取水,並在井間鑿通暗渠。從此一道道坎兒井就在吐魯番 盆地生根、開花。這個故事說明瞭勞動人民找水的經驗、方法。在外來井渠技術的影響下,勞動人民創造出了有自身地區特點的坎兒井。
坎兒井結構
豎井,主要是為挖暗渠和維修時人出入及出士用的。豎井口長1米,寬0.7米。
暗渠(豎井底層)是坎兒井的主體,高約1.6米,寬約0.7米。
明渠,就是暗渠出水口至農田之間的水渠。
澇壩(蓄水池位置),就是暗渠出水口,修建一個蓄水池,積蓄一定水量,然後灌溉農田。
坎兒井的優點
這種特殊的水利工程科學合理,具有很多優點:一) 是減少強烈的水分蒸發,節約水資源防止蒸發(水在流送過程中不暴露在陽光下)﹔
二) 是深藏地下,避免地表污染,保証水質優良;並使水質含有礦物成份
三) 是沒有陽光暴晒,水溫較低,是最佳的“清涼劑”﹔
四) 是由高向低,自流灌溉,不需外加動力。沒有“坎兒井”,就沒有吐魯番,更沒有葡萄溝。
五) 水源穩定(高山融化之雪水)
坎兒井的減少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吐魯番的“坎兒井”呈衰減之勢。據衛星遙感監測數據表明,該地區迅猛發展的荒漠化土地面積已占總面積的46.87%,非荒漠化面積僅占總面積的8.8%。由于水資源十分短缺,加之不合理的開發利用,造成地下水位不斷下降,使“坎兒井”流量減少,甚至干涸。該地區“坎兒井”曾多達1273條,目前僅存725條左右,減少了43%。 “坎兒井”為何衰減?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來水資源十分缺乏,加之地下水開發利用缺乏全面規划管理,地表水資源調度運用不盡科學合理,如個別水庫、機井、 油井的設置定位未與“坎兒井”的走勢一起進行科學布局。專家們認為,如果不采取有效保護措施,“坎兒井”將逐漸由盛轉衰,几十年后甚至消亡。
當然,也有一種觀點認為: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歷史階段,“坎兒井”是一種先進的水利設施﹔但在科學技朮飛速發展的今天,“坎兒井”是一種落後的水利設施,應該任其自然消亡,由機電井等水利設施取而代之。而多數專家則認為,“坎兒井”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留下的不可多得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不僅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而且至今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實用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