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1日 星期一

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特色

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特色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科技的發展有著自己的獨特 性,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中國科技很早已取得相當成就,具有早熟性;許多科技成就承前啟後,一脈相承,具有連續性;科技成就多為解決實際問題而產生, 具有應用性;科技的發展與迷信的盛行並存於古代社會,具有複雜性;古代科技封閉獨立,自成體系,具有排他性。 不過中國的科技發展著眼點是解決人的問題,而較忽略探討背後的原因,因此中國古代科技只是碰巧的領先

古代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的歷史可追溯到原始時代,自從第一件工具被製造出來開始,人類文明及科技的發展便牽起序幕。古代科技的發展從原始人對世界的摸索開始, 經歷了古希臘、埃及、中國的煇煌, 也經歷了中世紀的黑暗,然後再發展出今日的成就。從遠古時代開始, 人類不斷鑽研用不同物料製作各種工具的方法。這些物料各具特色, 更用以劃分人類的發展時期。
從公元前一百萬年人類造出第一件石器開始, 人類的科技進程便已開始。石器時代從公元前一百萬年開始至約公元前三千年結束。在這段時期,
人類主要以石頭, 骨頭和木, 製作出簡單的工具。
石器時代的工具 以方便人們日常生活
約在公元前三千年, 人類學會了用炭把銅加熱以造出純度更高的銅, 而把銅和錫礦石熔合後可得一種堅度高的合金 -- 青銅. 當時人們以青銅來造出各種武器。這段時期被稱為青銅器時代。
約在公元前一千二百年, 在中東一帶鐵器盛行使用鐵器, 這段時期被稱為鐵器時代.
除各種物料的使用外, 一些機械的發明也在科技進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水力機。水力機利用水的位能來推動水輪轉動, 產生動能用以帶動機器。水力機取代了人及動物的勞力, 把人類帶入機構時代, 成為了科技革命的基礎。
近代科技發明時間線

中國醫藥科技

 中國醫藥科技

中國的醫藥科技博大精深,和西方醫學重速效不相同,中國則重調和,神氣合一。因此也衍生了很多獨特的醫藥科技,其理論外行人是難以理解的。

診脈法

-是中國醫學一項獨特療法
-診脈是中國四診其中一部份,是四診之末 。
-中醫臨床運用切脈,與望(望色)、聞(聽聲)、問相互配合,作為診斷疾病的重要方法。
-也是辨證論治不可缺少的客觀依據。






















診脈法是中醫診斷學上的一大創造。據《黃帝內經》記載,有三種診法,後世採用的是其中之一的「寸口診法」。腕部撓動脈搏動處,可分為「寸、關、尺」三部,以撓骨莖突(高骨)為「關」,「關」前為「寸」,「關」後為「尺」;中醫切脈檢查患者的脈象,用中指按「關」、食指按「寸」、無名指按「尺」。他們認為左手脈象與心、肝、腎(腎陰)相應,右手脈象與肺、脾、命門(腎陽)相應。常人無病為平脈,醫者依平脈作標準進行比較,分析病脈。切脈時,用不同指力候測,叫做浮取、中取、沉取,由輕按而重按,細心體察

中醫診病,除了切,還有望(望色)、聞(聽聲)、問,合稱四診。四者結合起來以分析病情,為治療提供依據。

 何時才有診脈法
  在春秋時期的一天,齊國名醫扁鵲行醫路過虢國。碰上虢太子暴死。
他和他的學生趕到宮門後問清病因,認為可以救治。扁鵲從切脈中得知虢太子脈搏仍在跳動, 只不過是「陽脈下遂, 陰脈上爭」 ,導致脈象紊亂。扁鵲切過脈, 再聽聲,望色, 確定虢太子只是休克, 並不是死亡。他給太子施行針刺, 熱敷, 很快太子便甦醒過來。
這表明在公元前5世紀,中國便有診脈法了。
 

診脈法的埋論

根據脈象的變化, 也即是醫者切脈手指端接觸病者脈搏所感覺到的脈搏數、律、位、形、勢的變化.來判斷人體臟腑的氣血陰陽生理的狀況。
也可以瞭解病的屬性是寒還是熱,機骨正氣是盛還是衰,以及測知病因,病位,判斷病人的生死,調理虛實。
脈診需要用敏銳的手指觸覺、豐富經驗與理論根據。
對病情詳加分析判斷,從病患的主訴、自覺症狀,醫師細心的觀察與檢查,再經由脈診來確立辨證論治的指標。

寸口法

診脈的部位分為:遍診法三部診法寸口診法三種。

其中寸口診法,因為簡便,易於按切,所以成為後世普遍採用的通用診脈部位。
寸口也叫氣口、脈口。
其位置在前臂腕後橈動脈表淺部位。
寸口是手太陰肺經的動脈,是肺經氣血匯聚之場所,而五臟六腑十二經氣血的運行都始於肺而止於肺,因此五臟六腑的病變,均可以從寸口脈反應出來。
加以手太陰肺經與脾同屬太陰,故與脾胃之氣相通,而脾胃正是氣血生化之源,所以臟腑的氣血的盛衰都可以反應於寸口。
左手脈象與心、肝、腎(腎陰)相應。
右手脈象與肺、脾、命門面(腎陽)相應。

寸口之脈又可再細分為寸、關、尺三部
橈骨莖狀處內側的拍動部位稱為關,關之末稍側為寸,關之中樞側為尺。
在橈骨動脈上分寸、關、尺三部位,又分別給予壓力,浮取、中取,沉取觸摸不同脈位。
常人無病為平脈。
 







把脈方法



 
1首先將中指置於關部





  2. 食指置於寸部,無名指置於尺部
 
 
3. 三指指尖保持水平


  4.手指做弓形彎曲,以指腹觸脈






針灸術

中國的針刺療法在國外被稱為「中國魔針」。中華民族的祖先常把針法治療和灸法合稱針灸術,它是中醫獨特的醫療技術。

針法是用金屬製成的針具刺入人體的一定穴位,灸法是用艾絨搓成艾條或艾炷點燃後溫灸一定穴位的皮膚表面,源於原始社會的「砭石刺病」、「火灼療法」。這兩種不同療法,活病原理是一致的,而且配合使用療效更好。

針灸治病所依據的是經絡學說。經絡是人體運行氣血的通路,其縱行幹線叫經,橫行分枝叫絡,它們把人體結成一個表裡上下、臟腑器官相聯繫溝通的統一整體;臟腑發生的種種變化,往往通過經絡反映到膚表腧穴(穴位)上來,這樣,針灸有關腧穴,可以通過經絡的傳遞,控制臟腑的變化,甚至給機體以整體性影響,達到活療疾病的目的

針灸術的治病原理

http://www.39clinic.com/chinese/acupuncture/images/meridians.jpg
是人依據經絡學說的。
經絡是指經脈和絡脈,主幹叫做經,分支就叫做絡。兩者彼此連結構成網絡,把人體表裏上下的臟腑器官相聯起來,使它們能互相溝通
「氣」 (生命的能量) ,是沿著經絡系統循環全身。
依照中國傳統的理論,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分為陰陽兩個方面。
它們是金,水,木,火,土。五行代表五臟,各有其陰陽屬性。
健康就是指氣是陰陽平衡的。 
當陰陽不平衡,也即是臟腑發生變化,腧穴便會通過經絡反映出來。 
在陽盛就需要針灸有關腧穴來使之平衡。相反,在陰盛則要在身體其它的腧穴針灸以鼓舞陽氣。
這樣可以調整氣的失衡,激發體內的自然療能,進而達到治療效果。



針灸術的發展 

北宋名醫王唯一,在西元一零二七年編著「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三卷,並親自監製了兩個針灸銅人,教人學習判斷人體穴道所在。
戰國時人著的《黃帝內經.靈樞》也有記載經絡、穴位、針灸方法。
中國古代的針灸療法,早在秦漢時期就傳到朝鮮,日本和東南亞諸國。
公元701,日本法令明確規定,以《黃帝明堂經》, 《針灸甲乙經》等作為學習醫學和針灸學的必修科目。
公元1136,朝鮮政府也作了類似規定。
針灸術在十七世紀傳入歐洲,至今仍有許多國家派留學生來中國學習針灸療法。
一九八零年,世界衛生組織公佈了四十三種針灸治療有效的適應症。
針灸操作簡單,副作用少,效應廣泛,已掀起現代醫學科學界研究的熱潮,也為世界醫學作出了貢獻





 

人痘接種術

人痘接種術



今天我們接種痘苗,都種在臂上,古代卻種在鼻孔裡,因而稱為「鼻苗種痘法」。它採取輕症天花病人的痘漿,施以技術處理,接種於健康人的鼻孔,預防天花。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死亡率極高,即使病癒也會留下終身疤痕。晉朝葛洪的《肘後方》 已記載天花的臨床症狀,並說這種傳染病,是在漢代由戰爭俘虜傳入中國,所以當時稱作「虜瘡」;古醫書中又稱它稱登豆瘡、疱瘡、痘瘡,天瘡。


接種方法




人痘接種法,相傳創始於宋真宗時,至明隆慶年間已建立痘疹專科。接種方法在清張璐的《醫通》中有詳細記載,分痘衣、痘漿、旱苗等法。痘衣法是把天花患者的襯衣,留給被接種人穿;痘漿法是用蘸有瘡漿的棉花塞入被接種人的鼻孔;旱苗法是將痘痂陰乾研細,用小管吹入被接種人的鼻孔裡,被接種者多數是兒童。中國古代的人痘接種術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免疫法


 對西方醫學的影響

人痘接種術早在牛痘發明前幾百年就傳播到世界各地。至1796年,英國醫生琴納發明了不用人痘而用牛痘的牛痘接種法;相隔十年又由葡萄牙商人傳入中國。由於牛痘法更加安全,就逐漸取代了人痘接種法。

2011年2月20日 星期日

生物、化學、物理——水車和紡車

水車
         水車的發明是我國農業灌溉領域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從「抱甕而出灌」的原始提灌方式開始,古代勞動人民就一直在進行灌溉方式的改進和變革。三國時期,馬鈞經過精心改良,製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灌溉農具──翻車,即農用水車,它的出現比西方國家要早一千五百餘年。
         為了方便灌溉,中國人早在千多年前便發明了一種農用水車,叫做翻車。它的結構由水槽、木鏈、刮板和上下兩個齒輪組成。利用人力、畜力或風力作為動力帶動木鏈上下翻動,刮板把水提升到岸上以灌溉,又名龍骨水車
         中國人除了用水力學來造農田水車,還用於其他方面,如舂米、篩麵、水力紡紗、製成天文儀器,銅壺滴漏’、拉風箱等。


紡車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生產紡織品的國家,紡車在春秋戰國時期便已出現。從最原始的紡織工具「紡專」開始,至清代出現的多錠紡紗車,紡車不斷地在古代勞動人民的手裏改進著,革新著,黃道婆便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人物。黃道婆製造了三錠腳踏紡車,這項發明比歐洲的「珍妮機」還要早五百年。
         紡專是由石片或陶做成扁圓形的妨輪 , 中間插一短桿 , 利用回轉的慣性 , 卷成繞拈製紗線。紡車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秦漢時手搖單錠紡車已廣泛使用。宋代已出現麻紡大紡車和水轉大紡車。到了南宋棉紡織生產佔主導地位 ,又出現多錠大紡車。清代出現的多錠大紡車證明手工紡織機器的發展達到了一個高峰。元代元貞年間 , 黃道婆婆發明三錠腳踏紡車 ,同時可紡三根紗,她還與家鄉婦女一起製造出「烏泥涇被」, 緯紗配色 , 經線提花。這種棉紡技術後來傳遍江浙一帶 , 松江也一度成為全國棉紡織中心。

生物、化學、物理——中國四大發明之造紙術和印刷術

造紙術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在造紙術發明之前,中國古代先後用甲骨、金石、簡牘、縑帛等作記事材料,既厚重又昂貴。世界上最早的紙在漢代面世,用植物纖維所造,質地粗劣難於書寫。
    東漢和帝時,宦官蔡倫改進造紙術,採用麻頭、破布和魚網等原料搗爛,提取純淨纖維,造出廉價而便於書寫的紙,人稱蔡侯紙。而漢代仍是竹木簡、縑帛和紙張並用的時代。
    隨著造紙原料的進一步開發,紙的質量、產量和製作技術與工具也不斷改良,使紙張在文化和日常生活上的應用漸漸成為主流 。13世紀意大利和德國相繼建廠造紙。到了16世紀,植物纖維紙終於取代了歐洲的羊皮紙和埃及莎草等書寫材料。


  
印刷術
 
    印刷術也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同時被譽為世界【文明之母】。
    印刷術源於中國,其離不開紙,而中國是發明造紙術的國家。有了紙以後,人們經歷長時間抄寫讀物, 對新型複製技術就有了進一步的要求。由此需要反體刻字的技術
          魏晉南北朝時期,道家把有許多文字的木印印在紙上作護身符,並且製成圖文並茂的木版。這樣的逐步發展,最終演變成雕版印刷術的出現 它激發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興起
          北宋畢昇膠泥為材料製作活字,用火燒硬。另以鐵板塗上一層松脂、蠟、紙灰等混合物,印完的活字可以拆下再用,便是活字印刷術。


生物、化學、物理——中國四大發明之指南針和火藥

-指南針
        磁石有吸鐵和指示南北的特性。這被古人利用來製成指南工具。最早出現的指南針叫司南,它是利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樣子像一隻勺,重心位於底部中央,底盤光滑,四周刻二十四向。但其成品率低磁性較弱。到了宋代,人們發明了人工磁化方法,製造了指南魚指南針,而指南針更為簡便,更具實用價值。
        指南針放置方法又水浮法、指甲旋定法、碗唇旋定法和懸絲法。        
        後來人們又以天然磁石摩擦鋼針製成指南針,在地磁作用下保持指南性能;以後把它裝置在方位盤上,就稱為羅盤。羅盤大大地促進了航海事業的發展。



火藥
        火藥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顧名思義就是著火的藥,是古代煉丹士在煉丹時無意中配製出來。火藥本是藥物,硫黃,硝石(重要的藥材)及炭的混合物
能治瘡癬,殺蟲,辟濕氣和瘟疫。                                   
    唐朝末年,火藥已被用於軍事。唐朝武器有火炮,是把火藥製成環狀,把弔線點燃後用拋石機拋擲出去,:霹靂炮,震天雷。另一種是火箭,把火藥球縛於箭鏃之下,將弔線點燃後用弓射出。宋代武器有突火槍,以巨竹為筒內裝火藥。火藥還用來製造爆仗,流星,煙火之類的娛樂工具,用於生產事業
    火藥首先傳入阿拉伯國家再傳到希臘和歐洲,最後更至世界各地 。火藥對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對經濟和科學文化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火藥製造

生物、化學、物理——農田輪作

      
    從《管子》, 《荀子》和《呂示春秋》三書所示的農田情形,表明了戰國中後期中國人已懂得間種輪作。農田輪作就是在同一塊田地上按季節或年份輪換種植不同的植物的種植方式。它既可以保持地力,又能抑制蟲害發生、雜草生長和提高土地利用率。
         漢時代是輪作的發展初期大發展時期則為唐宋以後,普遍實行稻麥輪作,菜豆雜糧輪作,還有雙季稻栽培。明清以後又創稻棉輪作,發展三熟制。
    西歐中世紀,普遍實行的二圃制和三圃制,然土地的利用率只及中國農田輪作制的百分之二十至五十。


候風地動儀

侯風地動儀
  根據史書《五行志》記載,東漢時期﹐中國發生地震的次數是比較多的,從西元92年到西元139年,京城洛陽等地便先後發生過二十次地震,其中六次是破壞性較大的地震,嚴重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
  當時的太使令張衡,目睹地震後的慘狀,痛心不已。由於張衡對天文地理有多年觀察與研究的經驗,因而認為地震是一可以掌握的自然規律。為了掌握各地的震情,救民眾免於災難,也為了破除讖諱(迷信),他認為有必要製作一種儀器來觀測地震。
  在張衡孜孜不倦地探索研究下,根據易經八卦為原理,以及六年的艱苦努力之下,終於在西元132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方位的科學儀器──地動儀。


候風地動儀在發明之初也曾被質疑,可是之後準確預測了隴西發生的地震,證實了候風地動儀的可行性。張衡在製作設計時,早已深入研究《易經》、《墨子》等書 籍。古人常把人體比擬一個小宇宙,與宇宙有某種對應聯繫關係,而根據天象變化的規律情況甚至可預測未來;然而在現代量子物理學研究上,也有引述微觀粒子為 基礎組成的生物或物質本體,本身也會在不同時間內與系統的相互連接感應;如同巴克斯特對細胞的意識感應作過的實驗,如果採集生物主體的細胞後,並連接測謊 儀以觀測細胞的組織反應情況,甚至可以感測到另外一個生物主體系統中的行為信號。


中國古科技的原理與現代科學有很大的差異。考察所有現代科學家研究地震的方式,都是從地震所發生的物理或化學因子著手,例如現代科學的研究認為需要地震前 所發出電磁現象或地殼震動才能預測地震的發生,所以所有的研究也都朝向這些方向去探究。但是,從候風地動儀的結構與運作方式,可以發現雖然候風地動儀可以 預測未來地震的發生與否,但是對於近距離的人為震動或是風吹而造成的震動卻沒有任何感應能力。所以當科學家們以現代的思維方式模擬候風地動儀時,卻發現完 全無法像古人一樣準確的預測地震的發生與否。也許,只有當我們能夠以「天人合一」的觀點重新研究候風地動儀時,才能有機會像古人一樣做出可以預測地震的高 科技產品。


 地動儀之結構分析 
1.地動儀是用純銅製成的,直徑八尺,蓋子中間隆起,形狀很像酒樽,外面用鶴篆文以及山龜鳥獸等圖案雕飾起來。 
2.儀器裡面有精巧的結構,中間有一根上粗下細的銅柱這是地動儀的中樞機械,稱為「都柱」。
           3.儀器外面對準東、南、西、北和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向鑄有八條龍,每條   龍嘴裡都銜著一只銅球,龍嘴下方又各有一隻蛤蟆,張著嘴,正可接住銅球。
          4.在銅柱和八條龍嘴之間各有機械連接,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當地震波到達時,都       柱就會倒向發生地震的方向,機械對準那個方向的龍嘴打開,龍嘴裡的銅球就落到蛤蟆的嘴裡,並發出「噹啷」聲響。  
 5.當管理人員聽到清脆聲響,只要觀察銅球落下的位置,便知道發生地震的準確方位。



地動儀的小故事

張衡的地動儀製作成功後,曾安裝在京師洛陽,幾次地震都報得相當準確。
公元一百三十八年,有一次儀器中有一個龍頭機件發動,銅球又落下來,但是人們並沒有地震的感覺,於是京師的官僚、學者們議論紛紛,責怪地動儀不靈驗。
過了幾天,甘肅隴西有人來報告,說那一天當地發生了地震。於是,大家交口稱讚地動儀應驗如神,那些責怪張衡的人也表示信服。 



張衡的地動儀管用嗎?

  提起中國古代科學家,很多人會想到東漢大學者張衡。而提起張衡,人們馬上會想到他發明的地動儀。那個八只蛤蟆對著八 條龍張嘴的複原模型是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藝術品。張衡的發明如此深入人心,以致近年來每有大地震,總有人指責地震局:張衡的地動儀都能預報地震,你們這 些地震專家怎麼這麼無能?當然,張衡的地動儀不能也不是為了預報地震,而是檢測到遠方發生的地震,既不能確定震中,也不能計算震級,比現在的的地震儀差遠 了。

  地動儀早已失傳,它是否具有檢測地震的作用,也成了一個謎。100多年來,國內外不少專家根據《後漢書.張衡傳》上的簡單描述,力圖複原地動 儀。我們在中學教科書上見到的那個模型圖是其中最流行的一個,是1951年由王振鐸設計的。但是所有這些複原模型沒有一個能夠真正用於檢測地震,不過是 術品擺設

  2005年,中國地震局的專家宣布他們經過3年的研究,建立了新的地動儀複原模型,並第一次實現了驗震功能,通過了專家鑒定和國家驗收。他們 在媒體上聲稱地動儀新模型對河北唐山、雲南瀘西、越南孟藝發生的三次真實地震進行了檢驗。但是這三次地震分別發生於197620002001年,而地 動儀新模型在2005年才建成,怎麼可能對它們進行檢驗呢?原來地動儀檢驗的不是真實地震的發生,而是實驗室里對真實地震的模擬,實驗的時候假定這些地震 發生在幾百千米之外。在該地動儀模型建成以後,中國境內每年都多次發生5級以上地震,在該地動儀的檢測範圍(實驗用的越南孟藝地震4.9級),卻沒 有聽說該地動儀模型檢測到哪怕一次。特別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北京有震感,也沒聽說在北京展出的該地動儀模型檢測到(否則如此大事在其設計者於 2010年發表的有關地動儀的論文中不會不提)。所以,該地動儀模型的驗震功能實際上並沒有經過真實地震的檢驗。

  今人具有張衡所沒有的物理學、地震學知識和現代工藝,動用了這麼多的人力、物力、精力,也還無法實現地動儀的驗震功能,不能不讓人懷疑張衡的 地動儀是否管用。《後漢書.張衡傳》認為它是管用的,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有一次地動儀的機關發動,但是人們並不覺得地在動,京師(洛陽)的學者都怪它亂 報,幾天後信使來了,果然在隴西發生了地震,於是大家都佩服它的巧妙,從那以後皇帝就讓史官記載地動發生的方位。

  但是這個記載很成問題。按《後漢書.張衡傳》所說,地動儀建成於陽嘉元年(公元132年),張衡卒於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在此期間, 《後漢書》只記載發生過一次隴西地震,那就是永和三年(公元138年)的地震。一般認為地動儀檢測的就是這次地震。但是《後漢書.五行志》說得很清楚,這 次的隴西地震在京師是有感的,破壞很嚴重,裂城廓,室屋壞,壓殺人,京師學者不會對地動儀的機關發動感到奇怪,與《張衡傳》的故事矛盾。可見地動儀檢 測的不可能是這次地震。

  於是地動儀新模型的設計者提出新說,認為地動儀檢測的是更早一點的另一次隴西地震,是陽嘉三年十一月壬寅(公元1341213日)的漢陽 (現在的天水)地震。但是對這次地震《後漢書》並無記載,是設計者根據幾處文獻牽強附會地推理出來的。《後漢書.順帝紀》記載陽嘉三年十一月壬寅司徒劉 崎、司空孔扶被免職,袁宏《後漢紀》更詳細地說是因災異被免職的,清朝學者惠棟《後漢書補注》引《魯國先賢傳》稱司空孔仲淵在陽嘉三年因地震被免職,於是 設計者認為在陽嘉三年十一月壬寅發生了一次正史漏載的地震,導致兩名高官被免職。明確提到地震的《魯國先賢傳》是已失傳的晉人編寫的野史,不足為憑。事 上,《後漢書.周舉傳》提到司徒劉崎是因為旱災被免職的,而不是真的地震了。

  即便《魯國先賢傳》記載可信,那麼它也沒有說地震的發生地,又如何證明就是《張衡傳》中說的隴西地震呢?地動儀新模型的設計者從張衡《四愁 詩》里找依據,里面提到:我所思兮在漢陽,欲往從之隴阪長。便認為是在思念漢陽發生的地震。這就更莫名其妙了。《四愁詩》是一首寫相思的詩,有政治寓 意,但沒有任何能夠與地震扯上關係的描述。除了我所思兮在漢陽,還有我所思兮在泰山我所思兮在桂林我所思兮在雁門,非要把它說成地震 詩,難道在泰山、桂林、雁門也都發生過地震?其實張衡不過是用泰山、桂林、漢陽、雁門來代表東南西北罷了。

  從地動儀建成到張衡去世,《後漢書》共記載發生過8次地震,這些地震在京師全都有感,所以都不可能是《張衡傳》說的地震。史書漏載了發生在外 地的地震當然有可能,但是《張衡傳》所說的隴西地震是在京師引起轟動的社會事件,沒有留下佐證就不合常理了。所以更可能的是,那只是為了說明地動儀的神奇 而編造的故事。也沒有任何記載能夠證明在張衡之後其地動儀起過作用。我們不必懷疑張衡曾經建造出一台叫候風地動儀的儀器,但是沒有證據能夠證明,也沒有理 由讓人信服地動儀曾經發揮過驗震的功能,它很可能和今人複原的那些模型一樣,僅僅是個擺設。
 




 

生物、化學、物理——種茶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之一,也是世界上發現茶樹和應用茶葉最早的國家。早在遠古神農氏時期,先民就對「茶」有了一定的認識。至唐代時,茶葉種植達到了高峰,不僅國內遍地茶花開,而且茶葉從公元5世紀開始陸續輸出到國外。由於長期開展種茶實踐,我國勞動人民還總結出了許多寶貴的茶樹栽培經驗。 
   最初,茶只是作藥用。後來,人們見飲茶有益健康,便 開始大量種植,以及發展出不同
的飲茶方式。
      由於茶葉中含有許多保健成份,因此飲茶對身體十分有益。常聽人說:【飯後一杯茶,快樂似神仙】。茶葉中所含各種保健成份及各有功效。微生素C可抗壞血病、抗氧化、防癌;維生素E可抗氧化、防癌、抗不妊;胡蘿蔔素可抗氧化、防癌、增強免疫力;皂素可防癌、抗炎症;氟可預防蛀牙;鋅可防止味覺異常、防止皮膚炎、防止免疫力減低等。
       茶樹的裁培採用無性繁殖,以維護品種的純。春天最適宜採。當採摘下來之茶菁須於日光下攤曬,使茶菁水分適度蒸散,看茶青變軟後就要搬到室內來,茶青放著不要動,稱為「靜置」。將茶青放在空氣中即可,茶青會由青變紅色。而茶香氣會由菜變為花香、果香或糖香。之後利用高溫殺死葉細胞,停止發酵,除去鮮葉中的臭菁味,傳統方法有炒同蒸。  
       茶葉自公元5世紀開始輸入亞洲國家,自此便一直成為大宗輸出物品。
茶之葉

茶葉

沏茶